2024毕业生 | 从“宇宙卷王”的海淀来到青岛赫德,我开启了人生副本 HDQD Graduates!
采访了很多青岛国际化学校赫德家庭之后,我发现放弃北京一线学校来到青岛赫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都有着一个共性:
了解并懂得为孩子选择顶尖的教育资源,与此同时却并不喜欢内卷,希望让孩子在良性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Phoebe一家就是这样。
曾经置身于“宇宙卷王”的北京海淀,与谷爱凌上过同样的辅导班,但却并不喜欢刷题,用Phoebe自己的话来说,“相比每天背书刷题,我可能更爱社交。”
也正因此,在海淀公立初中完成学业后,他们一家就果断选择转轨国际高中,在海淀一所国际化学校就读,而后因为家庭原因,10年级选择回到青岛,一番考察之后,选择了青岛赫德。
回首过往两年多的时光,Phoebe表示,赫德可以说是她开启人生副本的地方,在赫德,她从曾经的nobody变成somebody。
*为方便阅读,以下以第一人称叙述
我从小就是那种喜欢社交,但不太喜欢坐着学习刷题的小孩,所以尽管跟谷爱凌上着同样的辅导班,但是对我来说,这并不是我想要的。
我一直认为这种传统刷题出分的方式就是完全暴露我的短板,而用我的短板去跟其他同学的长板PK,这不可能让我有任何成长。
所以在中考结束后我就跟父母讨论转轨到了海淀一所国际化学校,结果高一那年就赶上疫情,家里决定还是回到青岛,所以我们在青岛的学校进行了一番考察,最终选择了赫德。
当然选择赫德不仅是因为硬件环境和匹配一线的师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开设的课程,我非常想修读A Level商务课程,但是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只会开设更受欢迎的经济课,而不会开设商务课,但是赫德为我们为数不多的几个选课的同学开设了商务课。
进入赫德后的生活跟之前可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我的学校人非常多,我也不是成绩拔尖的学生,所以几乎没有老师会注意到我,即便我很喜欢文艺活动,但是老师也很少会这些时候想到我,我只能做个小透明,看着我的学霸同学们在各个场合熠熠生辉。
虽然我是E人,但也并不算自来熟,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在赫德,每个老师都能看到我的长处,他们经常夸我,也会推荐我参加一些活动,感受到被重视的我也因此变得更E更自信了,还多次在学校的开学典礼、草地音乐节等活动上做主持人,在街舞随舞活动中表演等。
而且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是,在这里老师跟我们之间没有那么分明的界限,他们在授课之外,更是我们的朋友。老师们都毕业于海内外名校,会跟我们分享很多海外的生活、文化,以及一些在海外求学的经验等,他们的分享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获得不同国家/地区求学的一手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也帮我更加明确了未来方向。我起初目标是申请英国,但是在老师的分享中,对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不同地区都有了一些了解后我也有些不确定,会考虑是否要换国家。
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就申请了去伦敦国王学院的一个夏校,也正是这个夏校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我并不适合英国的学术和生活,反而美国的通识教育和校园氛围会更适合特别E的我,我也因此最终选择了美国东北大学。
当然选择美国也有我个人的一点小心思。
因为上一届包括我们这一届同学大部分都是申请英联邦国家,想最终对比之后选择一个offer。但是与其他国家申请不同的是,美国有ED早申请,ED录取有一个规定是录取后必须就读,所以一定是坚定决心申请美国,也坚定了要选择这所学校才会申请。
我想要成为青岛赫德第一位获得美国ED offer的学生,所以我毫不犹豫选择了ED美国东北大学,最终也在升学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录取。
美国申请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这个规定,还有超级难写的文书,与英联邦体系不同,美国不是一篇简单的PS自述,而是需要反思我之前18年的人生,了解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想要怎样的人生。所以写这篇文书对我来说,真的是挺烧脑的。
虽然美国采用通识教育,前两年不定专业,但是我在申请时候就想好要学商科,所以直接申请了商学院,因为我很喜欢韩国娱乐文化,所以目前初步设想是未来毕业去韩国做娱乐策划。
总结在青岛赫德的这两年,我想说这是我18年人生中最精彩的两年。
但其实我不太喜欢用“最”这个字,我相信随着人生经历越来越丰富,未来会有很多让我感觉到“最”的瞬间,所以我不想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大家一起跟我期待无限可能的未来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