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赫德说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赫德说

青岛国际化学校赫德封面人物|深耕小学语文教育,她说老师不是蜡烛,而是火炬!

提及关于老师的比喻,相信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辛勤的园丁,亦或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

但在青岛国际化学校-赫德小学部语文老师刘小琳看来,老师更像是火炬,不单单能点燃学生,同时也能照亮自己。这份光亮,是可以被传递、被延续、被感染的,而这也是她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所在

When it comes to the metaphor of a teacher, the first thing that comes to most people's mind is a hardworking gardener or a candle that burns itself to illuminate others. Yet in the opinion of Sherry Liu, a Chinese homeroom of HDQ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re more like torches that light up not only the students, but also themselves. This light impacts, influences and inheritates. This is what “lights" her up every day as a teacher.


刘小琳.jpg


刘小琳 —— 青岛赫德小学部班主任

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

曾在美国担任高中中文老师

曾参与多州联合中文教师职业发展大会

曾任美国佐治亚州荣誉学生项目面试官

儿童创造力引导师

跳出舒适圈寻找“理想教育”

国际双语学校.jpg


期末庆典上刘老师为学生颁发生命奖

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曾在美国中小学担任中文老师,在美期间曾参与多州联合中文教师职业发展大会……翻开刘小琳老师的履历,可以说,她足以称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在别人看来,在国外当中文老师,是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回忆起回国之前的教师生涯,刘老师坦言,“是真的挺轻松的”。但也正是这种让别人艳羡的轻松,让她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和追求,并终思量再三,决定跳出舒适圈,回国重新开始。

站在新的起点上,当时,她未来的路似乎并不清晰。直到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让她“一见钟情”的国际化双语学校赫德,以及一群“真正做教育”的“可爱的人”,一下子让她找到了归属感。“当初刚来面试,和李校长沟通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所学校特别不一样”,说到这儿,刘老师嘴角上扬,几年前初见李校时相谈甚欢的场景再次浮现脑海。


国际双语学校.jpg

刘小琳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当时聊了很多,比如教育观、教育方法等等,感觉李校非常有亲和力,完全没有距离感,她完全就是一个把心思都用在教育上的校长。我还记得,她当时说,你来到赫德,有两件事不能做,一是不能不求助,二是不能不分享,这个校长真是太特别了。”当初的一次面谈,让刘小琳笃定,赫德就是她心目中的“理想教育之地”,因此,放弃了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她毅然选择了国际化双语学校赫德。

无条件支持每个老师的成长

国际双语学校.jpg

学生们在开学时的创意问候

虽然有着优秀的学历背景以及国外授课的经验,但因为赫德的中文课对老师的要求极高,所以,初到赫德的刘老师只能从助教做起。

“助教其实真的是对老师一个非常好的磨练,每天真的超级累,但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在小琳老师看来,做助教的那段日子,让她积蓄了满满的能量

身边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曾在诸多名校任教的优秀前辈,以及集团之下的教育名师,这里仿佛让她回到了求知若渴的学生时代


国际双语学校.jpg

刘小琳老师(右二)

“每个人都真心实意地帮助你,不计较付出,不求回报。你进步,大家为你开心;你遇到困难,大家一块儿为你想办法解决,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刘小琳回忆说,“助教转班主任老师时,需要经过集团严格的考核。当时,李校真的是通宵达旦,一点一点地带我们磨课。甚至这句话应该怎么说,这里应该如何用手势强调这种非常细致的问题,李校都考虑到了”。这让她至今回忆起来,依旧如当初一样感动和敬佩

也正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导师”资源,以及小学老师圈儿的那种拼劲儿,她进步飞速,获得了学生、家长、同事的多方认可,也顺利成为了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

教育应该用真心换真情

“我觉得,在国际化双语学校赫德,我是和孩子们一同成长的。正如火炬一样,照亮学生,也照亮自己。我所获得的成长,不仅仅是教育技能上的精进,更多的是受到身边那么多优秀前辈、榜样的影响,真正看到了什么是好的教育。”而刘老师所说的“好的教育”,其实简言之,便是做到真正尊重每一个孩子、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孩子


国际双语学校.jpg


“为了能让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他们的学习生活,每周我都会家长们写一封信,聊聊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刘老师说,除了和家长推心置腹地沟通,她还时常像一个知心大姐姐一样,用写信这种特殊的方式,和孩子们谈心

“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柔软的,教育就应该用真心去换真情,当孩子们能真正感觉到你是为他好,你是爱他的、尊重他的,他自然会有一个好的反馈和呈现。”


国际双语学校.jpg


也正是因为秉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刘老师总是用发现的眼睛,放大每个孩子的优点,“有时候会为孩子们创设一些称号以表扬他们的优点,例如之前给一个同学颁发了‘爱护公物大使’这样一个称号,其实孩子能被看见,他们的心里是很开心的”。

肯定、尊重与爱,就是这常常被提及,却又很难真正落实的小小几点,成为了魔法,让每个孩子在赫德,找到了归属感和依靠感。

拥有终身学习的渴望和动力

“都说老师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职业,其实在赫德,我对这点的体会更加强烈”,因为赫德的中文课程融合了大主题教学和项目式学习,因此,对每一堂课的架构要求极高,既需要考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刘老师坦言,每一堂课都是老师们精心打磨出来的


国际双语学校.jpg


国际双语学校.jpg

学生表演期末大剧

刘老师举例说,在之前关于名著《西游记》的整本书共读课程中,老师们专门成立了研讨小组,去分析怎样更好地将原著与儿童视角相结合,深层次思考:让孩子终收获什么?怎样深入浅出地教等问题。整个课程的研讨中,她看了许多名师示范课吸取经验,原著更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模拟不同的授课思路。终,以“选择,让生命更有尊严”为研究脉络,摆脱大部头经典名著的枯燥,贴近学生视角,让学生们更能够融入课程,体会研读的快乐。

国际化双语学校赫德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拥有对于终身学习的渴望和能力,而我同样希望自己的学生如此”,谈及对于学生们的期待,刘老师将终身学习放在首位,并表示,扎实的知识、灵动的思维是基础,“在这之上,还希望大家对生活有热情,对远方有追逐”